自开展党建扎根工程以来,苏州浒墅关文昌社区以“党建引领、多方合唱、全面发展、整体提升”为目标,精心打造“和融汇”自治品牌,推动建立“自治和谐、网格互融、力量汇聚”的基层治理格局,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悉心勾勒“幸福文昌·和融之汇”的社区之美。
自治和谐,“红色驿站”延伸服务触角
“小区里的电动自行车总是东一辆、西一辆,车子都不好开。”收到鸿运家园居民反映后,文昌社区立即着手为电动自行车找“归宿”。经过“和融汇”议事团多次协商讨论,广泛征集居民意见,积极联系相关部门,鸿运家园充电棚改建项目得以启动,在1个月内建成300㎡室外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增设近20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位,同时配备10个电动车临时停放疏散点,有效解决了小区居民电动自行车停放难、充电难的问题,惠及居民313户。
鸿运家园充电棚的改建正是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惠民办事的生动缩影。为精准掌握居民所急所需所盼,社区充分整合社区空间资源,完成7个“党群之家”的选址建设,着力构建“5分钟服务圈”,做实做深“根系工程”。
同时,依托服务阵地打造“和融汇”居民自治品牌,发挥“党建+志愿者”优势,有效融合宣传、服务议事、共建、培训等多项功能,推进社区服务前沿化,教育宣传阵地化,社会治理民主化。目前已建成“和融汇”驿站鸿文总站,创建融声、融议、融行、融汇“四融”工作法,推动服务资源集聚整合、服务体系集成增效,不断深化党建引领为民服务内涵。
网格互融,“海棠管家”扎根一线岗位
每次到梧桐树花园,都可以看到居委会副主任陈坤群忙碌的身影。以前她被“钉”在社区服务中心的柜台里,成天忙着接待办事群众,对接上级条线部门,一天下来,离开座位的次数用一只手都可以数得过来。今年,社区创新工作方式,将“柜台”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陈坤群下沉到网格一线,为居民提供零距离的“贴身服务”。
自开展“多网融合,一网统筹”行动以来,社区28名专职网格员、72名兼职网格员、162名“红管家”以及196名在职党员全面“入网入格”,建起“五级”党建网格和社会治理网格,推动“小巷总理”回归“小巷”,“海棠管家”到一线服务。
社区在“增量”的同时注重“提质”,创立“廉润文昌”“文昌讲习堂”“文翰院”等能力提升品牌,全面提升党建人才队伍素质。今年以来,在党建“大网格”的协同下,累计开展331排查行动23次,清查群租房、混租房、合租房3680户,实现小区隐患全闭环处理。
力量汇聚,“实事清单”润泽幸福家园
近日,“社区美邻节”在上河郡商业街召开,活动现场为居民提供一站式医疗咨询服务、法律咨询、教育咨询、家电维修等系列便民服务,高新区人民医院、苏州科技城医院各科室优秀人才纷纷入驻,共同打造“家门口的医院”,让居民享受“一条龙”精准服务。
“这是我第3次来参加社区‘美邻节’,除此之外,我们医院还会每月为居民开展一次‘送医上门’活动,把腿脚不便的老人们也服务好。”马医生是报到在社区的一名在职党员,已与10位居民开展结对帮扶。
今年以来,10家单位新加盟社区“365党建联盟”,联盟现已涵盖中铁二十局、苏州银行等共26家单位党组织。
联盟按照“三同”“六联”“五机制”工作要求,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和项目清单“三张清单”,累计完成清凉驿站、“市容管理与垃圾分类”专题培训、“林老师”家庭教育指导讲座等28个惠民利民实施项目,“校社融合”“一米慈善基金”“美邻、美育、美行”等项目正在持续推进中,构建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条块结合、共建共享”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下一步,文昌社区将继续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践行“和融万家”行动支部工作法,让社区治理更有准度、惠民举措更有力度、居民生活更有温度,不断凝聚社区共建红色磅礴力量,精准绘制和谐文昌的民情善治地图。(苏报融媒记者 周建越 刘晓平 通讯员 沈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