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袁艺)前天和昨天两天,苏州市区初中校学子进行了语文学科的期末测评,《姑苏晚报》联合《新民晚报》《钱江晚报》等媒体的“待无恙,君再来”系列推文被作为阅读材料分别出现在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的测评试卷中。参加完测评的学生直呼:“这样有趣的试题再来一沓!”
在初二语文试卷中,“待无恙”是第一道题目。在“访·精神之旅”的背景下,《姑苏晚报》“待无恙,君再来”的原文,以及《新民晚报》《钱江晚报》相关的跟进文章是三份阅读材料。题目要求,学生填写文章中缺失的词语、查找错别字,并说说这些文章标题深受网友喜爱的原因。初三语文试卷中直接呈现了《解放日报》《姑苏晚报》《新民晚报》《钱江晚报》“待无恙”的当日报纸封面,要求学生分析江南文化特点、江南文化融合的过程以及苏州精神的特质等。
结束测试,苏州市振华中学初二年级的张同学表示题型在意料之中,应对起来没有太大压力。“语文越来越强调综合能力,阅读材料不仅考验文字积累,还要考察思维能力。”他说。苏州中学园区校初三年级的胡同学则认为“试卷很接地气”,她说自己刚好也关注过前一阵子这波网络热文,曾经还跟爸爸妈妈讨论过,这次做题刚好用到了。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命题的语文教研专家昨天也对这次“媒体推文进试卷”进行了解读。首先从初中语文最新的课程标准来看,语文被定义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课程”,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老师应帮助学生增强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特别是在日常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学习、运用语文。其次新课程标准也对考试命题有着指引性要求,提出试题需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尽量结合社会中常见且值得深思的场景、事件。
语文教研专家介绍说,试卷命题组成员在去年12月命题过程中,恰逢“待无恙”推文出现,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文章反映了当下新鲜真实的社会生活,事件所折射出的共同防疫的社会现象又与所有人息息相关,因此用来作为测试材料。专家表示,也希望通过此类测试,鼓励中学生们多接触课本以外的知识,多阅读、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