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晨民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14年前的一趟出差,苏州给山东“IT男”杜祯彬留下的印象,借用歌曲《传奇》中的这句歌词来表达,最为贴切了。正是那次邂逅,让杜祯彬最终下了一个决定——做个新苏州人。
从此,“新苏州人”杜祯彬沉醉于诗画苏州的浩瀚文史“不能自拔”。近14年间,他看遍了苏州角角落落里的文史遗迹,推出游记3000余篇,拍摄照片40余万张,并搜集了海量的极具研究价值的老照片及文史资料。
走遍苏州,是为了认识苏州,而认识苏州,只是他探索江南文化的开始。
“上辈子他就是个苏州人”
作为一位山东青岛人,杜祯彬毫不避讳向人推崇苏州的好,以至于好友向人介绍他的身份时,都会加上一个注脚——“上辈子他就是个苏州人”。
杜祯彬与苏州结缘,缘自14年前的一次邂逅。此前,在青岛做IT工作的杜祯彬,常趁周末带着家人“走遍青岛”,所看的大多为文史遗迹,而每看完一处,便写一篇游记,用网名“悠哉游哉”上传至网络博客。短短几年,青岛被走遍。然而“悠哉游哉”仍然意犹未尽,直到2008年他来到苏州。
那年,因工作关系,杜祯彬被公司委派到苏州出差一段时间。平时,他忙于工作,一到周末休息,就按照提前做好的攻略,一步步探索着苏州的各处名胜古迹。“每一次访古都像是探秘。”他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总能发现一些不被注意的细节。杜祯彬作为一个“IT男”,一个从小在山东齐鲁文化的环境下长大,对苏州,对江南文化并不熟悉的人,却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他还定下了一个小目标:走遍苏州!写遍苏州!分享苏州!
2008年10月,杜祯彬另起炉灶,开通一个新的博客“悠哉游哉之走遍苏州”。从此,开启了他访古苏州的新篇章。截至目前,杜祯彬寻访了超过10000处苏州文物古迹,撰写了3000余篇游记。每到一处,他总会认认真真给这些文物古迹拍照留念。照片数量已达40余万张。有别于普通的游客照,杜祯彬拍摄的照片更像是档案照,用不同的角度拍摄文物古迹,细节与特点被清晰地记录了下来,相当于民间的“文物普查”。
杜祯彬的“游”并非只是“到此一游”,很多地方他寻访过多次。把这些年的照片拿出来一对比,这些年苏州的城市变化,让杜祯彬感慨良多。例如桃花坞片区的唐寅故居,杜祯彬近十年来去过不下5次,每一次拍回来的照片,都有很多新的变化。
迷上在苏州访古之后,杜祯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走访和研究上,但是由于工作主要是在青岛,他无法全身心地“游玩”。2017年,他作出决定,转行到苏州。“妻子孩子都很支持我留在苏州。”有家庭的支持,杜祯彬义无反顾“扎根”在了苏州,投入到研究苏州文史的工作中。
杜祯彬说,如今自己人到中年,能把爱好变成专职工作,真是太幸福了。
“要比老苏州更了解老苏州”
转行并定居苏州后,杜祯彬每天的工作从早晨8点开始。他除了在办公室的电脑面前整理文史资料,还喜欢“淘宝”。他的“淘宝”并非简单的网购,而是在收藏品交易网站上找“宝贝”。“我在青岛就有收藏老照片和文史资料的爱好。特别是老照片,能够真实反映当时的情况。”而凡是和苏州有关的老照片,他绝不轻易放过。“很多老照片被人挂上网出让、拍卖,很快就会被买走的,所以抽空就要刷新,希望为苏州多保留一份城市记忆。”作为一名“网购达人”,杜祯彬每天都能收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快递。
“老照片的价值,就在于不需要用文字描述,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可以精确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去年,杜祯彬用6张民国时期灵岩山的老照片,与朋友交换了一张“新阊门”的老照片。那张老照片真实还原了这座存世不到5年的苏州城门,为苏州的老城门留下了非常重要的影像资料。
除了老照片,杜祯彬还在网上、文玩交易市场等处收集了很多历史资料。比如20世纪一些村镇编制的老宅“花名册”、文物发现者给文保单位提供线索的往来信件等。只要是和苏州有关的“老物件”,杜祯彬总是会留心收集。
从事多年IT工作的杜祯彬,养成了把资料影像电子化“整理入库”的好习惯,并自建了一个苏州文史资料数据库。“很多朋友需要查资料,联系我后,一般几分钟就能找出来。”为此,他的一些好友有时还戏称他“比老苏州更了解老苏州”。
“要修正现有的历史研究成果,不是光靠嘴皮子就能有用的。”根据现有资料,并通过老照片比对和佐证,杜祯彬多次完善和修正了与苏州有关的历史记载。比如清同治二年(1863),洋枪队的戈登在苏州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为了让汽船驶入太湖,派人拆去宝带桥两孔,致使北段连续倒塌,对此有记载称塌了25个孔,也有的说是26个孔,还有的说是27个孔,事实真相如何?杜祯彬收集的一张1872年之前的宝带桥老照片,清晰呈现出桥南段有26个孔,而宝带桥共有53个孔,以此推断当时很可能塌了27个孔。正是借助海量的史料和照片,杜祯彬的不少研究成果,获得了业内认可。
从走遍苏州到走遍吴语区
如今一到周末,杜祯彬还会约上好友,继续他的“走遍苏州”。受他的影响,近年来,聚拢到他的身边参与访古的爱好者越来越多。
他们不同于普通游客,而是带着研究的目的,往往入一次山,就会转上一整天,持续翻越多个山头后,会为寻找到一处隐秘的古迹而雀跃。比如在走访镇湖的万佛石塔时,杜祯彬用高清相机发现了肉眼已无法辨认的一行年款,而这行年款,或将对这座石塔的重建时间做出新的解释。
这些年的走访成果,杜祯彬从不藏私。在《苏州日报》的“老苏州”版,他通过“原影重现”专栏,将研究成果分享给读者。他还经常受邀参加讲座,以老照片为依托,解读苏州历史上的十三座城门、运河文化、古井名泉、报恩寺塔、虎丘的前世今生……
“走遍苏州”,这个当初以为无法实现的心愿,正是通过一步一个脚印,正逐渐完成。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杜祯彬发现仅在苏州大市范围的探访,已经无法满足他和好友们对江南文化的探索。此后,他和团队开启了“走遍太湖”计划,在无锡、武进、宜兴、湖州等环太湖地区留下了足迹。
“江南文化底蕴深厚,‘走遍太湖’之后,我们还准备走遍吴语区、游遍江浙沪。”杜祯彬和他的好友们,将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继续“悠哉游哉”,继续挖掘江南文化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