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烨琳
当代人不爱看电视,爱上听剧了?最近,广播剧在苏州火了,回家路上听上一段,让不少“打工人”得到放松。所谓“广播剧”,指的是播音员或配音演员所演的戏剧,主要以人物对话和解说为基础,运用音乐来加强氛围。此前,“《将进酒》广播剧破亿”等相关话题频繁登录热搜,各位铁丝你们怎么看?
沉浸式体验受欢迎,质量良莠不齐遭劝退
“《将进酒》破亿的播放量里,有我出的一份力。”铁丝莫莫是一名古言粉丝,她表示自己刚接触广播剧,就被这种娓娓道来的感觉迷住了,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相比电视剧,广播剧的想象空间更大,加上耳机里的立体声,有一种沉浸在自己世界的感觉。”莫莫认为,现在的广播剧制作精良,尊重原著不会“魔改”,也没有对演员颜值演技“拉胯”的担忧,堪称“一箭三雕”。“而且广播剧还能解放双眼,空闲时间拿出来听一听即可,简直居家旅行必备啊!”
另一边,铁丝小王对广播剧不大“感冒”,“这不就是以前收音机的有声书栏目吗?我至今都搞不懂他们是怎么听懂广播剧的,我除了能分清楚男女主角的声音之外,感觉其他配角声线都一样,真的不知道是哪个角色在说话,也就完全理解不了剧情走向。”此外因声优质量良莠不齐而导致的尴尬演绎也让小王数次被劝退,“有的声优表演痕迹太重了,就连打喷嚏都很假,一点体验感都没有。”
超9成人听过广播剧,苏州人青睐刑侦题材
根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38.2%的网络音频用户会每天收听广播剧,其中14.2%的用户每天使用时长在3个小时以上,高于其他类别应用。广播剧在苏州本地也同样受到了热捧,据记者发布在本报微信的一则调查显示,听过广播剧或有声读物的人高达91%,其中“90后”以过半比例占据受众之首。在所有类别中,苏州本地市民的喜爱排序为刑侦、恋爱、科幻和恐怖。
听众热爱广播剧或有声读物的最大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即“比书籍更形象,比电视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市民顾女士是著名声优阿杰的粉丝,她坦言自己是一位“声控”,阿杰低沉富有磁性的声音非常吸引她。“声优和偶像是类似的,他们会有自己的微博超话,见面会也同样一票难求。”像顾女士这样,“为了声优听广播剧”占据收听原因的21%。
此外,记者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苏州话版广播剧也颇受欢迎,一条视频甚至获得了上万点赞。据本报微信调查显示,高达68%的听众能接受方言广播剧。对此,业内人士赵先生却毫不意外,他表示广播剧受喜爱的原因之一就是情绪赋予角色的唯一性和鲜活性,方言元素可以使角色更加真实生动,更富有立体感。
“有声经济”火热之下,需对其中陷阱有警惕
除了广播剧外,各大音频App还开通了漫剧、电台、声音恋人、放松等与“耳朵经济”联系颇为紧密的频道。铁丝小杨就对漫剧情有独钟。“漫剧就是漫画为背景,搭配人声和音效的一种形式,碰到自己喜欢的漫画和声优的时候,那种感觉太幸福了。”此外,记者了解到,除了常规广播剧外,部分声优会配一些互动剧,即听众可以参与互动或营造与听众沟通氛围的广播剧,此形式同样受到不少本地观众的欢迎。
“有声经济”行情火热之下,不少机构看中了商机,在各大社交平台推出了“配音培训”广告。赵先生提醒市民提高警惕,防止被“割韭菜”。“这些广告可能会告诉你配音培训时间短、薪资高,但你不知道的是,只有入行很久的配音‘老手’,才能拿到广告所描述的高薪资,而且配音过程中必备的录音设备等花销也不小。所以最后很有可能会出现,你没接到配音单子,反而白白搭进去几千块钱培训费、设备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