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锋 实习生 曾海燕
温馨舒适的公共阅读空间、多姿多彩的基层文化空间、别具一格的美丽乡村文化空间、个性鲜明的商圈文化空间、奇思妙想的跨界文化空间、精致典雅的文博艺术空间……昨天下午,2021年度苏州市“最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发布会在苏州工业园区北部市民中心举行。
会上,2021年度苏州市“最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打造对象名单公布并授牌,“行走最美一公里,打卡身边好去处”城市微旅行线路推出,“最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导览程序上线。会后,主办方苏州市文广旅局还举办了公共文化特色空间主题分享活动。
苏州,正积极构建覆盖城乡、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新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30个公共文化特色空间丰富文化生态映照城市之美
公共文化空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客厅”。记者看到,此次授牌的2021年度苏州市“最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打造对象共30个,囊括多种功能业态。其中,公共阅读空间7个,基层文化空间6个,跨界文化空间4个,美丽乡村文化空间2个,商圈文化空间4个,文博艺术空间7个。
发布会上,主办方还公布了苏州市入选2021年度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的名单,有苏州第二图书馆、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品苏”空间、树山介石书院等22个项目,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这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遍布苏城全域,各具特色,共同推动苏州公共文化服务升级,使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成为“最美一公里”,点亮城市之美。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文旅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省文旅厅《江苏省打造“千个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实施方案》、苏州市《“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相关要求,我市去年出台了《苏州市打造“最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计划于2021年至2023年打造百个空间形态“美”、内容品质“好”、服务效能“高”、运营机制“新”的特色文化空间,构建10分钟文化圈2.0版,为苏州文化强市建设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最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的打造,改变了以往由政府主导、政府投入、政府运营的建设模式,通过搭建评选平台、出台激励措施等方式,引导广大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此次特色空间评选,全市共有49家单位参评,70%以上为社会力量参与运营管理的公共文化空间。
8条城市微旅行线路带你“打卡身边好去处”
文化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更美好、更有品质地生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发布会上,“行走最美一公里,打卡身边好去处”城市微旅行线路推出,“最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导览程序上线,让市民、游客更好地享受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
此次推出的城市微旅行线路共8条,分别为“慢游大运河,典雅遇江南”“畅享太湖美,山水话苏州”“逛创新湖畔,赏古韵今风”“探江南书院,邂翰墨芳华”“游美丽乡村,享水乡文明”“访六国码头,览海运盛景”“寻状元足迹,品书香雅韵”“悦阳澄风光,读水墨江南”,带领市民、游客感受江南文化、运河文化,探访太湖美景、美丽乡村,品味书香雅韵、水墨江南,领略现代江南水乡的美好生活新图景。
而最新上线的“最江南·公共文化特色空间”导览程序,更是将周边好去处形象化、10分钟文化圈具体化、定位便利化。据悉,该程序将登陆“苏周到”App,包括内容展示、活动日历、导航定位和发现好去处4大功能,可一键实时锁定用户周边10分钟距离的公共文化空间,随时开启美好之旅。
越来越多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正深入城市肌体,展现出强烈的现代人文关怀和文化体验,让城市“文化森林”生长得更为郁郁葱葱。春节期间,多个公共文化特色空间还将推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苏州金鸡湖音乐厅将举办苏州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太仓江南丝竹馆将举行第七届江南丝竹演出季,为苏城百姓和留苏过年的外地职工提供一个打开春节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