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陆珏)为了让血液病患者的移植手术更为顺利,苏州疫情期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吴宇,于昨天完成了第二次采集。
就在前天,34岁的吴宇在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捐献了257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以跨省拯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作为供体,吴宇年轻健康,身体素质不错。而患者作为受体,体重和体表面积较大,结合病情形势,移植就需要更多的细胞数量,为此需要连续两天采集。”苏大附一院血液科主任医师黄海雯教授表示。
尽管连续两次采集不多见、更辛苦,吴宇依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作为高新区东渚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的一名网格队员,他身高近一米八,体重180多斤,是同事们眼中的“爱心硬汉”,其妻子也受他影响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由于当下疫情防控需求,家属无法陪同照顾,吴宇从入院到捐献都是独自完成,他对此也表示完全理解。
昨天上午,吴宇全程配合工作人员,历时3小时,顺利捐献了21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他的可贵精神,再次感动了大家。黄海雯教授为他竖起大拇指:“刚下‘疫’线就赶来捐献救人,还完成两次采集,是当之无愧的硬汉!”
吴宇说,自己十分珍惜与患者的这段“髓”缘,希望能尽全力帮助患者续写美丽的人生。黄海雯教授表示,规范的造血干细胞连续采集,通常不会给被采集者带来负面影响,部分人群或因注射动员剂引起诸如乏力等类似感冒的常见反应,经过休息即可完全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