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顾玲 通讯员 聂倩倩)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苏州科技城一批批企业志愿者暂别研发一线,前往抗疫一线。他们中有27岁的“巴铁”工程师,有90后“IT”人,还有实验室里的党支部书记,穿上防护服、带着护目镜,秒变温柔可爱的“大白”,为近日开展的区域核酸检测服务。
“来中国三年了,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所以我也想为这个‘家’做点贡献。这次有幸在核酸检测工作中成为一名志愿者。与我共事的团队组织严密,合作无间,让我感觉像家人一样。以后只要大家需要我,我就不会退缩,还会去做志愿者。”中文名为王韬的“巴铁”小伙说。
王韬是一名来自路之遥的LZY硬件工程师,是个27岁的巴基斯坦小伙。从事电源管理电动车电路设计,PCB布局,测试和故障排除撰写产品报告的工作。日前,路之遥收到各社区发出的志愿服务号召后,立马组织近30人的抗疫志愿小分队分别前往通安镇、东渚街道的采样点进行志愿服务。王韬被分配到了通安镇嘉誉湾小区采样点,发放检测票据。穿着“大白”戴着护目镜的他完全融入了志愿服务队伍中。结束了6个多小时的工作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公司,与“硬件”为友,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随着各地陆续开学,许多大学生志愿者相继离开,各采样点志愿者紧缺。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张静带领一批党员奔赴青山绿庭社区采样点参加志愿服务。为支援采样点手机不足,他们还把两台研究院用来进行“仪器开发”的手机担任采样登记的手机。
“这次在微信群发出志愿服务报名消息后,不到10分钟名额就一扫而空。其中最远的志愿者需驱车近40公里于清晨5点准时到达点位。”山石网科志愿队相关负责人张振振说,此次参与志愿服务的20人中,就有15人是从事研发工作的,这群人们眼中的“IT”男女,其实都是十分富有朝气的90后,他们将研发上的韧劲带到了抗疫一线,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