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函
昨天上午9时,一对宝贵的肾脏跨越400多公里从宿迁送到苏大附一院手术室,植入两名肾衰竭患者体内,给他们带来新生。疫情防控时期,器官转运也遇到新问题,最终宿迁、南京、苏州三地医护人员和高速公路道路救援队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了这次生命接力。
6小时400多公里无缝衔接
“4月21日上午,接到国家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消息,宿迁一患者捐献肝肾,其中肝脏分配到南京的医院,两颗肾脏被分配到了我院。”苏大附一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黄玉华介绍,终末期尿毒症患者进行肾移植是最佳治疗方案,可是异体肾脏供体稀缺,患者只能一边靠透析维持生命,一边等待换肾的机会。
“肾脏移植越快越好,获取器官后24小时之内移植是黄金时间,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黄玉华说,以前遇到肾脏捐献,医院会第一时间派出器官捐献协调员动身前往当地,再转运器官回到苏州,但现在的难题是,因疫情防控要求,苏州医生无法去往外地,外地医生也不能进入苏州。
为了患者生的希望,苏大附一院随即第一时间和宿迁、南京医护人员以及沪宁高速公路道路救援队密切联系,启动器官转运无缝对接的工作方案,以尽可能争取时间:4月21日,17时20分,宿迁完成捐献手术;20时30分,省器官捐献协调员到南京高速入口,将装有肾脏的器官转运箱交给高速公路道路救援队送往苏州;23时整,苏大附一院器官捐献协调员迅速在沪宁高速苏州城区入口完成肾源交接,登上救护车疾驰回院。
与此同时,苏大附一院手术室内,后方医疗团队也在密切关注转运状态,同步完善术前准备工作。23时20分,当器官协调员快步拖着器官转运箱走入手术室时,这份经6小时转运、400多公里奔波的宝贵“生命速递”,终于被稳妥送达。
两个家庭重新点亮希望
为了维持器官的“活力”,肾源送到后,医生立即对其进行修整灌注,并输入检测数据配型,筛选到两名合适的器官移植受益者。据了解,这两名患者分别是33岁的女子和40岁的男子,他们均患尿毒症多年,已各自等待肾源2年和1年。两名患者连夜接到住院通知后,通过相关术前检查,于昨天早上6时被推进手术室。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密切配合,主刀医生将两颗肾脏相继植入两名患者体内,器官和身体血管接通的刹那,鲜红的肾脏随着脉搏跳动,尿液随之喷涌而出,这说明捐献者的肾脏已经在患者体内重新焕发生命力,手术十分成功。黄玉华预计,两名患者三周后就能出院,未来除了还要服用抗排异的药物外,有望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据悉,作为苏州市唯一具有肾移植资质的单位,苏大附一院从1978年开展肾移植,目前最长存活受者近30年,近五年肾移植受者存活率100%,移植肾存活率98%以上。
“此次疫情防控期间能够平安移植,不仅要感谢宿迁器官捐赠者的大爱,也要感谢南京、苏州医护人员和高速公路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黄玉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