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刘争
有人受到别人的帮助,却没见过对方的样子;有人思念朋友却无法见面;有人害怕彼此的关系变淡……疫情当下,他们选择用写信的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接触风险,还能给收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
纸条里写的,都是疫情之下,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其中说不尽的情感,正是苏州人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彼此间的关爱、温情和感动。
疫情过后,我们见面
蔡丽珍老人今年85岁,住在小施家弄。前几天,她遇到了两件烦心事:自己长期服用的降压药物没了,出门配药不便;卫生间的自来水管坏掉了,修理师傅很难进入小区。
小区物业经理侯静华知道以后,请了熟悉的修理师傅,专门做了核酸检测后,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附近一家药店的店长蒋丽,安排药剂师上门为老人配药。事情都不难,但小区进出不便,药剂师和修理师傅各自忙活了大半天。事情解决后,侯静华特地致电老人,询问是否还有其他困难需要帮助。老人十分感动,亲笔写了一封感谢信。“送上门来的不仅仅是药品,更是给老年人的温暖”“谢谢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对老年人的照顾和关爱”“在‘慢下来,静下来,停下来’的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的生活过得很安逸,有保障”……这封信共有5页,1000多字,都是老人的“切身感受”。
老人的女儿说,母亲年纪大了,写字比较吃力。“这封感谢信她先写了一遍,又抄了一遍,花了整整两天时间。”
收到老人的来信后,蒋丽的内心很受触动。她说,本轮疫情以来,她不止一次收到过感谢信,每一封信都让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疫情之下,作为一名药店人,特别能感受到老百姓的需求。药品作为一种必需品,有时一旦停药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我们也在努力备好药、让大家不缺药。”侯静华说,老人是一位退休教师,“读她的信很受教育,疫情过后,想和她见一面,当面和她聊聊天。”
见字如面,谢谢鼓励
疫情暴发以来,和各位“大白”一起,高新区人民医院的李曼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4月26日,她被安排到阳山社区为居民做核酸采样。午休时间,社区党委书记惠雪峰转交给她一封信。上面写着:“感谢你们严寒酷暑坚守一线……让我们一起共筑防疫长城。”
惠雪峰说,前几天,有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把这封信交到自己手中,感谢“大白”们的辛苦付出。“当天社区的‘大白’,有高新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有来自宿迁的医护人员,还有不少党员志愿者。”惠雪峰问是哪位“大白”帮助了他,小朋友说分辨不清穿防护服后的叔叔阿姨,但觉得他们每个人都很辛苦。
那一天,李曼凌晨四点多就出门前往核酸检测采样点位,直到中午12点多,才脱下防护服休息一会。“原本已经困得不行了,收到小朋友的信后,感觉又有精神了。”李曼印象中没见过这个小朋友,但这份温暖,她已经感受到了。可能小朋友也不知道身穿“大白”和“蓝罩衣”的他们到底是谁,但这两种颜色,却是他心中最值得信赖、托付的。
李曼把这封信拍照发到工作群里,“战友”们也没见过这个孩子,但大家都纷纷留言评论。她印象中最深的一句是:“见字如面,谢谢小朋友的鼓励。”
有趣贴心,下次还来
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车坊财富广场外多了一圈围挡。崔健夫妇在广场中经营一家餐饮店,“原本沿街的商铺前,突然加了一道铁丝网,可能会让顾客误会我们关门了。”这影响的不仅是一时的生意,崔健害怕长此以往,与顾客培养了很久的关系会变淡。
前几天,有位老顾客在铁丝网外面喊了一句:“店里有人吗?我要两根油条、一杯豆浆。”崔健立刻应了一声,将油条和豆浆包好递出去。这位老顾客说,非常爱吃崔健家的油条,会常来照顾生意。“不过你得把餐帮我送出铁丝网。”顾客可能只是随口一说,却给了崔健很好的启发。他在铁丝网外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买大饼、油条、麻球、鸡蛋,叫一声。”
贴了纸条以后,顾客也逐渐多了起来。“前几天下雨,有位小姑娘问从哪里能进来买大饼,我说不用进来,我会帮她送出去。”崔健说,写纸条的初衷就是给顾客提供便利,做的大饼油条好吃,服务周到,别人才会认可。
4月28日中午,记者来到这家店,顾客们对这张纸条的评价有很多。“这样很安全,也挺方便的”“感觉这样写很有趣”“爱吃他家的大饼,看着字就流出口水了”……最令崔健开心的评价是那位小姑娘说的:“店主很贴心,下次还来。”
别怕!陪你 纸短情长
王兰欣是安徽亳州人,毕业后来到苏州打拼。4月18日,她的苏康码变成了黄色。“当时真的很害怕。”虽然社区和物业帮忙安排了物资配送,第二天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又是阴性,但她还是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可能是想家了”。
居家的第3天,志愿者帮忙送来了一份外卖,是一份鲍鱼扣海参捞饭。打开后里面有一张手写的纸条:“别怕!好好待在家里,疫情过后,陪你一起吃好多好吃的!”署名是她读初中时期的好友。王兰欣把这张纸条反复看了好多遍,她觉得,信上的每一个字都很温暖。
关于这位朋友,王兰欣说,初中的时候,两人坐前后桌,关系非常好。工作以后,因为不在同一个城市,双方的生活节奏都比较快,联系就少了。“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聊一下,没想到这个机会居然是疫情提供的。”
在智能手机还不普及的年代,王兰欣写过不少信。这几天,她整理了少年时期的纸条和信件,还有40多张保留了下来。这些纸条大部分写的都是借块橡皮、打扫卫生等小事情,但现在看来,觉得很充实,很有意思。
“趁着这次疫情,节奏慢下来了,我把每一张纸条、每一封信都仔细读了一遍。”她觉得,能够慢下来细细品味过去的生活,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