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静)一个外表平淡无奇的小黑盒,安装在无人机上可以实现姿态控制,安装在汽车上则能够实现安全气囊的弹出检测、车载定位,甚至还可以用于智慧农业、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目前,由苏州大学学生团队发明的这种阵列式微惯性测量组件已经申请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登记了2项软件著作权。
这个“小黑盒”是由苏州大学学生团队发明的一种阵列式微惯性测量组件,由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构成,用于测量载体的运动加速度和旋转角速度,以达到定位、定姿态的目的。“小黑盒”内部分布着32个小芯片和一块大芯片,分别是精度较低的消费级微惯性传感器和主控芯片。而正是这32个“小兵”,在该团队的排兵布阵下,精度相对提升近6倍,成为足以媲美工业级惯性传感器精度的“雄师”。
该团队如今由7名本科生组成,分别来自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和电子信息学院,他们希望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使项目走出实验室,走向中国市场。其实早在2020年,小黑盒的第一版样品便已诞生,其后经过了多轮测试与改进,才有了如今较为成熟的小黑盒。现在,该团队仍继续进行测试与改进,并计划将其产品化,以期将其价值发挥到最大。
目前,团队成员已经顺利完成了“阵列式微惯性测量组件”这一研究成果。该组件已经申请了1项国家发明专利,登记了2项软件著作权。团队成员朱辰霄曾作为队长,以项目“低成本、高精度阵列式微惯性测量系统”参与江苏省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省级特等奖;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
“这款产品低成本、精度高、体积小,可以应用于穿戴设备、智慧农业和无人驾驶等多个领域,解决国外技术封锁难题,为传感器市场注入活力。”团队成员程子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