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环境监测技术骨干,她不忘初心,坚持当好最强助攻
吴旻妍:做耳聪目明的生态守护者
□苏报记者陆飞龙
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前哨,是必不可少的眼睛和耳朵。13年来,吴旻妍从分析实验员成长为苏州市环境监测站党支部书记、副站长(主持工作),她立足岗位、提升能力、不忘初心,全力完成环境保护服务工作,为环境监管提供及时有力的监测技术支撑。
扎根基层工作,秀出苏州含绿量
从本科到研究生,吴旻妍都在和瓶瓶罐罐打交道,学习化学分析、有机合成相关专业的她,在2009年毕业后选择从事环境监测工作。作为新人,她跟着前辈从传统的人工采样练起,拎着一个吊桶、一把勺子、一筐空瓶到苏州各处水源地采集样本,再回到实验室对样本进行分析,每个实验结果都凝聚着辛勤的汗水。
为保障水源地和太湖安全度夏,环境监测人冒着酷暑乘船在散布于太湖上的10多个观测点位记录水体情况、采集水质样本,一干就是一整天。她曾经连续半个月每天加班至深夜,开展实验室样品分析日均超过200个。这些样本记录经过严格的技术规范,成为评估生态环境水平的一项项指标。
三年后,她转入综合业务岗位,参与到全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的编报。在新的岗位上,她对环境监测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污染源监控、自动站运维、监测质量控制等内容都与城市环境监测密不可分,她更努力地加强学习,在忙碌中不断成长。在报告编制中,她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确保数据精准、反映现状,又尽力让报告简明易读、更接地气,通过数据图表传递出苏州环境质量变化与经济发展间的关联性,呈现GDP的含绿量水平。2018年,她参与编写的《苏州市十二五环境质量报告书》被生态环境部(原环境保护部)评估为优秀,全国仅10个地级市获此荣誉。
主动担当上前,白手起家组建新单位
伴随监测技术手段的革新,无人机无人船、车辆巡航监测、卫星遥感监测等新技术加入环境监测,监测范围愈发广泛、数据分类更趋细致,对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吴旻妍在监测技术的发展和监测体制机制的变革中不断学习、储备专业技术知识和实战经验,经过多年的锻炼,她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环境监测高级工程师资格以及环境类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国家级评审员资质,入选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三五人才,主持和参与8项市级以上环保科技项目,参与制定出台1项江苏省地方标准,在核心期刊发表环境监测相关论文10余篇。
2018年省级以下环境监测垂管改革后,她作为主力组建成立了市环境监测站,作为新成立的市级环境监测单位,一切都要白手起家。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置办设备、场地、试剂耗材,开展人员能力验证、上岗考核尽管事务庞杂,但每一项她都毫不懈怠。面对技术人员紧缺、业务能力薄弱、经费保障不足等现实困难,吴旻妍主动担当学本领、从零起步带队伍、全心全意提能力,几乎将全部的时间投入到监测站的各项工作。去年三八妇女节,她加班到次日凌晨2点回家,看到桌上摆着两个孩子为她准备的节日礼物,贺卡上面写着:妈妈,节日快乐。希望你早点下班陪陪我们。当时,吴旻妍的鼻子一酸。要把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很不容易,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监测站还在起步阶段,想到自己的工作可以尽早让站点步入正轨、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吴旻妍觉得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去年12月,经过不到一年的筹备和试运行后,监测站顺利通过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实验室资质能力认定的首次评审,工作迈上新台阶。
以党建为引领,当好环保最强助攻
环境监测只是生态环境保护众多工作中最基础的一环,为监管、执法、应急、治污攻坚等各方面打好辅助,做好数据和技术支撑。吴旻妍说,在环保战线上,她感到很充实。
1年多来,监测站由组建之初的9人发展到27人,成员有即将退休的老同志,也有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在日常的管理中,她兼顾不同年龄段职工的诉求,发挥老同志业务经验丰富的定心丸优势,做好对应届毕业生的传帮带工作。她组织大家共同学习新发展理念,培养一批懂党建通业务的多面能手,建设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的宣传阵地,每月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去年,由她牵头策划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在市级机关工委擂台赛的127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疫情防控期间,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带动群团力量,克服疫情期间县区之间道路封闭、街道管控等困难,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完成一线监测采样任务,保障每日水环境风险预警不间断。
工作之余,她牵头组建起洁美天堂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目前志愿者人数达317人,组织活动250场次。
3月中旬,苏州启动空气质量强化提升百日攻坚行动,监测站作为技术保障团队,每日进行空气质量污染分析、空气质量改善成效评估、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污染突高、复工复产等情况及时形成数十期专题分析报告。在包括监测站在内的全市生态环境各部门的配合下,百日攻坚推动全市空气质量实现改善。3月15日至6月12日,全市PM2.5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