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欣叶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通知,严格限制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时间,所有网游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引发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网友的广泛讨论。
新规发布后,腾讯、三七互娱、巨人网络、游族等多家网络游戏企业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发布公告表示将积极落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新规,全力支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网络游戏企业扛起应尽的社会责任,主动推动技术革新、完善实名注册机制、修改游戏程序、下线游客体验模式,推动这一新规尽快落地落实,成为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力量。
据最新的未成年人互联网发展报告披露,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4.9%,未成年人接触互联网的低龄化趋势更加明显,玩游戏和浏览短视频依然是未成年网民的主要网上娱乐活动。随着手机等互联网移动终端在青少年网民群体中的普及,由此引发的青少网络沉迷问题,也成为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2021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就专门增设了“网络保护”一章。
社会反映强烈的痛点就是推进改革创新的着眼点。其实早在2019年3月,国家网信办就先后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在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于2019年6月在网络短视频平台全面推广上线,并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对于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行业履行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具有创新性意义,同样值得其他职能部门在设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防范机制上借鉴创新。
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新生产品层出不穷,在防范青少年网络沉迷领域,监管技术手段与未知风险漏洞之间仍有长久的博弈,既需要各级主管部门积极根据形势发展及时制定和调整政策,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同时也需要相关产品服务提供企业摒弃短视思维,切实扛起社会责任,更需要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履行好监护守护职责,共同为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