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25日,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将在苏州举办。本届运博会亮点多多,江苏“运河百景”将如串起的明珠般,亮相“水韵江苏·千年运河”馆。而苏州着力打造的“运河十景”,也将嵌入本届运博会的各个板块。
可以提前“剧透”的是,钢笔手绘长卷《运河十景图》及其衍生作品苏绣长卷《苏州运河十景》都已“就位”,静待与诸君在运博会上“相遇”。而在这两幅长卷的背后,是苏州“运河十景”的一场“超级变变变”。
苏绣长卷《苏州运河十景》局部——“枫桥夜泊”。
文化地标化作手绘长卷
1月12日,苏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正式启动“吴门望亭、浒墅关、枫桥夜泊、平江古巷、虎丘塔、水陆盘门、横塘驿站、石湖五堤、宝带桥、平望·四河汇集”十大运河文化地标建设。运河遗产,串珠成链,极言大运河苏州段之画意与诗情。
几乎是在苏州“运河十景”项目启动的同一时间,苏报集团高级编辑陶开俭钢笔手绘的《运河十景图》完成。何以如此“神速”?陶开俭告诉记者,这是源于一个媒体从业者敏锐的新闻“嗅觉”,“此前,苏州一直在筹谋打造‘运河十景’项目,我觉得可以以此为题,开发相关文创产品。”于是,1月5日,他搜索、整理手头的相关素材,构思画稿,“平时常在运河沿线边走边画,积累了许多素材。像是平江古巷、水陆盘门和宝带桥,我就常画。”但另有几处地方,陶开俭去得较少,彼时正值冬天,他冒着严寒前往望亭、浒墅关等地采风,冻得直哆嗦。
短短一周时间,苏州的10处运河文化地标经由陶开俭的妙手,化作一幅手绘长卷。钢笔笔锋细腻,勾画出运河沿线繁忙的水陆运输场景。江南的水韵,姑苏的风雅,为陶开俭柔软的笔触所描摹。“我觉得苏州骨子里是灰白的,因此想到用钢笔画的形式来呈现‘运河十景’。”陶开俭说,画作完成以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让他觉得欣慰。
而本届运博会上,陶开俭的这幅《运河十景图》将在苏州馆“文化传承”板块展出。届时,观展者可由这幅钢笔手绘长卷,一览苏州“运河十景”之风华。
根据陶开俭《运河十景图》开发的文创苏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手绘长卷的1+N次变身
也在本届运博会上,以陶开俭手绘《运河十景图》为蓝本创作的苏绣长卷《苏州运河十景》将亮相“水韵江苏·千年运河”馆。该幅作品由苏绣大师姚琴华绣制,长6米、宽58厘米,苏绣的精细雅洁,将钢笔画的细腻笔触完美呈现。
绣针翻飞,绣线含情,苏绣版的“运河十景”更添几缕柔情。细细观之,仿佛可以听见吴侬软语隔着粉墙黛瓦飘出烟雨巷陌,融入闹市区的人群,大运河的古韵与新颜合奏出一曲新时代的乐章……姚琴华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开始,我和我的团队就带着相机去实地探访了‘运河十景’,拍了许多照片,回来以后,我们花了4个多月时间,每天工作14个小时,终于把它绣制完成。” 她期待,这幅《苏州运河十景》能为即将到来的运博会增添些许苏式风情,也让更多人领略到苏州“运河十景”之美。
从钢笔画到苏绣,陶开俭的《运河十景图》完成了一次“华丽变身”。除此之外,“运河+苏作”的更多能量被激发。一系列的文创产品被开发出来:印有《运河十景图》的苏扇、竹刻《运河十景图》…… “运河十景”也被运用到更广泛的生活场景之中,如茶杯、帆布袋、手表、雨伞,甚至是大米包装等。由苏州“运河十景”,到《运河十景图》,再到纷繁多样的文创产品,这是一场由景到物、由大运河苏州段风貌到苏式精致生活的奇妙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