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时节,阳澄湖畔绿意盎然,优越的生态环境吸引了无数鸟类栖息于此,俨然成为一个鸟类“天堂”。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苏州自贸片区设立两年来,绿色理念深深融入自贸区建设发展血脉,生态环境政策集成改革不断深化,在探索高效的环境资源配置方式、先进的生态环境监管模式和构建互助协作的多元共治模式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今年1-7月,苏州工业园区PM2.5浓度改善明显,改善幅度排名全市第一;省市考核断面水质平均值均为Ⅲ类,达标率100%。最新一次全域全类别生物多样性调查显示,与2012年调查数据相比,多项生物物种数均有所提升,其中鸟类增加4种,底栖动物增加45种,宜居宜业底色更为亮眼。
在这里
深化 “放管服”改革赋能高质量绿色发展
作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和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了一场刀刃向内的环评审批制度改革。
2019年10月,园区在全省率先开始环评审批告知承诺改革试点,选取生态环境影响较小、风险可控、管理措施相对明确的10个行业试点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时限由法定30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有效提升审批效率。
2020年9月,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园百拓公司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综合环评通过审批,入驻该载体的项目均能够以承诺备案方式代替审批。接下来,生态环境部门还将启动排污许可制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机衔接改革,探索实施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排水许可证 “联动审批”试点,实现“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同步审批、一次办结”,不断优化苏州片区营商环境。
在这里
探索科学精准治污提升城市“绿色指数”
自2019年起,园区生态环境部门建立工作专班,制定环境空气质量精细化管控方案,建立重点区域巡查机制,开展区域微环境治理试点。与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启动战略合作,全面深化大气环境质量优化提升协同工作,通过大气环境预测研判,针对性开展管控措施指导。今年3月6日,生态环境部门还指导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在省内率先实现柴油货车门禁系统数据联网,基本实现了《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移动源应急管理技术指南》中各项记录指标的要求。目前,苏州片区已有10家企业安装此类“环保门禁”。
在阳澄湖水源地保护区内,已形成“水环境管理—排口管理—排水户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建立了“雨污管网+排口”一张图,依托“巡查—交办—督办”机制,管好所有排口,确保“没有一滴污水流入阳澄湖”。生态环境部门促成华润雪花啤酒与清源华衍水务公司合作,开展苏州大市范围内首个啤酒生产废水资源化利用项目。成为啤酒生产企业与污水处理企业互惠共赢合作的典范。对标国际标准,全球首例、国内首个可持续水管理体系“双贯标”认证项目在园区签约,为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园区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鲜活案例。
两年间,园区生态环境部门编制的《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手册》,土壤重点监管企业三个报告模板,为企业提供了实用的工具,引起了其他多地的学习关注,获得专家咨询会的高度肯定。对列入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园区严格开发建设要求。2019年,界浦路东、强胜路南地块完成修复并移出名录,成为土壤污染防治法颁布以来,全省首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修复地块。开展土壤调查实现了更加精准的源头防控,2019年9月发布的《场地环境调查评估单位考核办法(试行)》,在国内率先建立起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过程考核制度,实现了“地块全扫”“净地流转”和“质量全把控”,开发建设的土壤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引入AI人脸识别、5G、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了“一张图看土壤,一平台全追溯”。
在这里
走向环境治理的多元共治模式守住绿色家底
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坏。要守得住、管得好,园区以数字转型、数据共享为驱动,向科技进步借力,实现环境质量全面感知、监管对象精准管控,构筑起坚实的硬件体系和精细的监管网络。
硬件方面,优化设置各要素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园区已建成2个国控空气站、4个街道空气监测站,2个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4个地表水自动监测站、9个浮标站,其中包含一座检测能力省内领先的环境空气超级站。2019年起,对全园区214个水体,289个断面每月开展水质监测,以水质指标倒逼问题整改,2020年平均水质达到或优于Ⅳ类的占比91.7%。
为破解基层环境监管人少事多矛盾,园区在全国率先开展“第三方辅助执法”机制的探索,辅助进行园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管理工作。通过第三方监理单位辅助和判别,近一年内仅对其中25%的数据异常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大幅提高执法效率。根据现场检查结果,园区将在2021年开展企业“红黄绿”三色差异化管理,对企业起到了正面引导作用,初步实现了“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的执法目标。
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密度高、产城融合度高、企业和社区紧密相连。通过搭建基层多元共治平台,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等措施,园区已构建了互助协作的环境治理新模式。与此同时,政府、企业、居民和社会组织、第三方机构等环境管理各利益相关方的相互融合、统筹发力,开展伙伴合作和托管服务模式试点,在现代化治理时代,完成了城市向“心”力的一次全面提升。而新的联结仍在继续发生。“双碳”目标实现的道路上,园区启动“环保+电力大数据”合作,尚美“零碳工厂”等一批环境管理优秀企业主动开展减污降碳行动和交流分享,从“各美其美”走向生态环境“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