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写报告,凝心聚力谋发展。前天,市政府就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人士代表意见建议,来自科技、教育、医疗、文体、金融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以及老干部、企业家、市民代表等,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畅所欲言,积极建言献策。
开门写报告,是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市人民政府履职的第一年,谋划好今年的政府工作非常重要。其中,高质量起草好政府工作报告就是关键环节。秉承“开门写报告”的原则,苏州对往年活动进行了升级。一方面,邀请社区居民、专家学者等社会各界更多人士参与到报告起草过程之中;另一方面,顺应时代潮流,借助网络工具,通过开设网上专栏的办法,@苏州人,广泛征集市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际上,政府工作报告从起草,到提交人大会议审议,就是一个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的过程。
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从人民群众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统观苏州此次开门写报告的过程,其实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在社区公共空间建设上能否更多元更精细化”“希望探索安置社区的综合管理模式,实现共治共享”“希望在城区交界处,建立联合街长制、路长制,推进区域信息共享,探索区域联动执法举措,在安全、环境等方面实现区域治理一体化”……去年年底,12名来自全市6个区的市民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围绕城市生活、基础民生、社区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畅谈切身感受,提出宝贵建议,他们中有社区书记、企业员工,还有退休市民、协会会长等,充分体现了民情民意的广泛性。
开门写报告,就是要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真正把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体现出来,从而撰写一份饱含群众期盼、反映人民心声的好报告,在集思广益之中凝心聚力。开门写报告,让每一名市民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发表意见建议,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能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也更愿意参与城市建设与发展。在这样的氛围下,城市发展的合力、城市的凝聚力就会越来越强。
开门写报告,各方面的意见都要认真倾听。在新的起点上,汇聚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必须勇于开拓进取,坚持问题导向,清醒认识到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苏州在发展质量、效益上,特别是在数字经济、创新能力、工业质效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开门写报告,凝心聚力谋发展,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取长补短,形成“金点子”、画出“同心圆”,就是要以“争第一”的担当和勇气做好每一件事,让苏州人民的生活好上加好,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