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微语
灵秀姑苏,物产丰饶。江南地区有着6000年以上的水稻种植历史,宋朝以来“苏湖熟,天下足”盛誉满天下。苏州近代手工业、工商业蓬勃发展,现代农转工历史跨越,“工业之城”“现代都市”美名后来居上,不过“蘇”——“鱼米之乡”,始终是这座城市的名和姓。
高扬天下之义
仓廪实,天下安。作为有着数千年农耕史的民族,“农,天下之本”“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等理念刻入国人骨髓。在二十年前热映的《天下粮仓》中,“天下粮仓天下人共享、天下兴亡天下人担当”的呼喊发人深省。亘古不变的道理,当今亦然。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影响,要在风起云涌中岿然不动,没有“三农”这块“压舱石”、粮食这颗“定心丸”,是绝无可能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充裕十分重要。苏州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每日地产蔬菜供应量超3800吨,生猪屠宰量超450吨,粮食市场日均到货量近2000吨、库存量超12000吨……疫情期间“米袋子”“菜篮子”量足价稳。
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面积、稳产量”任务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落实。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才能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
守护鱼米之乡
十年前,苏州创新推行“四个百万亩”工程,致力于塑造现代农业的支撑骨架,着眼于打造生态安全的防线屏障。此后,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适时转到质量导向的“三高一美”建设,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基本实现高标准农田动态全覆盖,持续收获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平均亩产的“三增”。苏州在全国首发的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当中,明确将“农产品有效供给”置于首位,把“粮食产量稳定”“粮肉菜稳定保障”作为重要奋斗目标。一系列组合拳,正在消除“有钱就能买到粮”的思想误区,着力防范化解粮食自给率25%背后的隐忧软肋。
诚然,城镇化、工业化建设,会使故乡田园变迁,让乡愁牧歌飘散。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生态绝非水火不容的“绝缘体”,而是和谐并存的“共同体”。特别是在现代化建设中闯新路、作示范的我们,没有美丽乡村就不能算是人间天堂,没有鱼米之乡就不能称为苏州。
探寻精美之路
保证粮食安全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抓常态、出长效。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之下,粮食产业生产成本偏高、收益偏低一直是不争的事实。在寸土寸金的苏州,粮食保供集约化、高端化正探路前行。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的国家级试点,为“会种地”向“慧种地”提供了良好助力。此外,与中国农科院华东中心、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深入合作,都为种业振兴、粮食存储、生物科技、生物产业积蓄了强大科技引擎。
在“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的大食物时代,群众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缺了哪样都不行。传统特色农产品不能随风式微,而应老树发新枝。超千亿大闸蟹市场,苏州独占半壁江山,阳澄湖大闸蟹早已成为吃货的心头所好,也化身为城市的独特“名片”。碧螺春绿茶、水八仙、太湖三白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完全可以做更大文章,也确实应该变得更优更强。
端牢饭碗不容任何闪失,稳稳幸福由天下共担当。美好未来,在希望田野上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