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电影工业化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什么?
人们常常用“一次有组织的行动和一次无意识的冒险”来区别有工业化和无工业化的电影生产。
在大部分人眼中,美国属于前者,中国属于后者。
但接下来,这样的认知将被颠覆!
中美对比,中国电影工业尚处在手工作坊的初级阶段
中国的电影工业化底子薄、基础差,相较于好莱坞成熟的电影工业化体系,我国电影市场仍存在烂片横行、捞钱成风的情况。以至于知名导演冯小刚曾直言:中国实际上没有电影工业;徐峥、宁浩等导演也一度认为:中国电影还处在手工作坊的初级阶段。
而这样的言论绝非空穴来风。事实上,一直以来,中国电影都是个别高级的“工匠”在主导大局,某些导演、某些制片人、某些监制、某些演员都起到了核心作用,而不是整个工业流程和整个系统在起决定性作用。“然而,但凡像好莱坞那样形成工业的,一定是可复制的,可以量化的,可以不以任何个人的能量来决定电影最终质量的。从这点上来说,中国电影距离工业化确实有距离”,业内人士一致认为。
眼下,中国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多的电影银幕,总票房也仅次于北美,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电影市场。论市场空间、资本实力、产业格局,在当今世界,除了美国之外,中国无疑最有机会成为电影工业的大国。然而,事违人愿……
归根结底,中国电影眼下的繁荣更多的是商业上的繁荣,资本的胜利,而非电影本身。就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而言,还存在产业链低效、原始;高价低质现象普遍;行业分工协作落后;缺乏项目化、标准化、流程化等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
关于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一张对比图来作进一步了解。
可见,想要比肩好莱坞,或是成为亚洲的好莱坞,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中国电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中国电影走向工业化,除了传统路径之外,有没有捷径可走呢?
答案是:yes!
蓝海创意云,好莱坞电影工业的颠覆者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电影产业体系和好莱坞难以抗衡的原因在于国内电影市场太过初期。行业的规则、秩序、逻辑都没成型,从上游到下游都这样,从内容端到市场端都没形成一套完整的成熟的逻辑和秩序,大家都处在试错的阶段。而电影工业化的强大之处就是完整的流水线,这套流程美国好莱坞走了近百年,比较而言中国确实还在起步阶段。如果要在短时间内赶上好莱坞的工业化进程,几乎是天方夜谭。
但是,时过境迁,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这里不得不提到“蓝海创意云”,这一国内知名的“互联网+文化创意+金融”的新型文创服务平台。
行业内的人都知道,蓝海创意云素以“颠覆者”形象示人,其渗透与改造传统文创行业的战略步伐从未停歇过,而致力于构建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电影全产业链,意图成为电影工业的颠覆者,更是它“最初的梦想”。
一起来看下,蓝海创意云是如何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和科技的力量,来颠覆好莱坞电影工业的!
首先,通过互联网,整合全球优质电影生产要素
“一直以来,电影产业在纵向的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上存在重重壁垒,在产业横向发展上也存在地域和行业的各种壁垒,导致信息不对称,人财物等资源无法最优配置。”蓝海创意云创始人鲁永泉表示,互联网在打通壁垒、整合资源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如果可以通过云端对电影、资本、技术等进行有机整合后,打造出大的互联网影视产业平台,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影产业生态圈,将人才、内容、资本、技术等资源整合,使众多分散的信息和知识产权被凝聚到一起,那么电影产业一直以来面临的人才紧缺、创意短缺、资金空缺等难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
基于这种设想,鲁永泉和他的创业团队,一直致力于依托于互联网的优势,打破资源利用的地域限制,将分散在全球不同地理位置的各种电影资源连成一个逻辑整体,并且汇聚电影领域专业的人才、创意创作资源、丰富的项目以及渠道拓展和资金等优质电影生产要素,最终构建了蓝海创意云这样一个电影产业的资源整合平台。
2014年初蓝海创意云平台正式上线运营以来,蓝海创意云整合了中国传媒大学的行业优势和“天河”超级计算机的资源优势,将互联网的先进技术融合到电影产业的生产和管理中,成功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注册用户400多万家,企业及工作室用户10万多家。在国内建立了多个数据中心,覆盖华北、华南、华东、西北等6大区域。并且先后与中影集团、万达影业、奥飞动漫、深圳华强、环球数码、央视动漫、优漫卡通、南京原力、苏州舞之数码、广州咏声等千余家国内文创行业的重点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项目分发、后期渲染、IP孵化、资金筹募等专业化服务,实现了文化产业全产业链的资源整合与优化。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5年底开始,蓝海创意云还加快推进了全球化战略步伐,和soho vfx、RODEO FX、Intelligent Creatures在内的10余家视效公司建立了合作联系;和印度包括DQ Entertainment International LTD、Tata Elxsi Limited、Makuta VFX PVT LTD、Gemini VFX、Thought Cloud Studio LLP等在内的50多家动漫、视效公司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2017年初,美国公司也宣布成立……
如今,蓝海创意云的业务遍及包括法国、印度、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5大洲,未来将不断拓展海外业务渠道,和全球各个国家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整合更多的优质资源要素。
其次,通过新技术,改变传统影视生产方式
蓝海创意云还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协同创作平台,集合了电影工作者、资源提供者、需求方、投资方、营销渠道商等各方资源,突破了传统的产业链形式,使得电影产业中从资金筹措到前期创意,中期制作,后期处理,再到宣传发行,完整服务产业链在云端都得以实现。
这一过程,其实相当于把传统的影视制作流程搬到了云端。用蓝海创意云创始人鲁永泉的话来说,蓝海创意云就像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电影产业虚拟园区,打破物理园区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配置,为影视作品的生产解决了在资源、资金、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大大降低了影视制作的门槛、成本和风险。
而这一切得益于,蓝海创意云背后有一支“高精专”的研发团队,他们来自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和动漫影视等各领域,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实力,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一系列与高性能计算、云计算相关的软件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我们的目的是利用科技创新,实现电影生产全球协同创作,让电影生产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鲁永泉道出了“初心”。事实上,蓝海创意云在实现电影生产全球协同创作方面的探索,早已初见成效。
此前,《熊出没》系列大电影、《赛尔号》系列大电影、《特殊身份》、《美食大冒险》、《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龙之谷:破晓奇兵》、《神笔马良》、《超级飞侠》、《洛克王国4:出发!巨人谷》、《武媚娘传奇》、《超神学院:黑甲》等数百部影视动画项目均依托于蓝海创意云平台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技术力量,实现了包括团队筛选、项目分发、后期渲染、软硬件服务、制片管理等一系列专业服务。
而这一次,即将于6月9日上映的国内首部怪兽题材科幻灾难惊悚电影《异兽来袭》,不但是全球第一部通过互联网协同创作模式进行制作的院线电影,更是一部独具蓝海创意云血统的特效大片。据制片方介绍,该片所有后期工作都是通过在蓝海创意云平台分包完成,包括特效、配音、剪辑、音乐、片花预告片、海报等。“和以往求爷爷告奶奶,无头苍蝇般地寻找第三方来外包项目不同,依托创意云平台,我们不但迅速对接到了靠谱的制作团队,而且质量和进度都得到了把控,可谓省时省力又省心,还很省钱”,《异兽来袭》制片团队说道。
而蓝海创意云能做到这一点,其独创的影视制片流程管理系统,功不可没。
众所周知,制片管理对整个影视项目的成败有着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一个剧组小到几十人,大到成百上千人,涉及的工作领域非常宽泛,工作纷繁复杂,制片管理贯穿影视生产的全过程,保证了工作的高效展开。好莱坞相当看重制片管理的作用,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推出了一系列制片管理方面的软件。而国内影视界的数字化管理起步较晚,对制片管理体系的建设几乎还是空白。
在这样的背景下,蓝海创意云与中影动画联合推出了Agile Shot影视制片管理系统。这是一款全面适应文创行业多变项目模式与不固定工作流程的监控与管理系统,旨在帮助行业从业者,特别是影视、动画、游戏项目中的各个相关方,敏捷、高效、安全地管理项目数据和数字资产。AgileShot融合了中影动画丰富的制作经验和蓝海创意云领先的互联网技术,从而实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多方异地协同创作的目的。
“Agile Shot管理系统是从影视制片管理的全局出发,关注制片实践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帮助专业人士高效便捷地把控制片管理中的流程监管、角色设定、数据存储与共享、项目审核与拆包、财务预算与收支、在线审片等诸多环节,为影视制片流程提供最佳解决方案。”蓝海创意云技术负责人表示,当然这不仅仅是一款影视制片流程管理系统,还是蓝海创意云平台整个创作生态的一环,与其他创作功能紧密相连,互相支撑。
具体来讲,Agile Shot兼容“云应用”功能,创作人员无需下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设备都可以打开大型工程软件。同时,Agile Shot整合了即时通信、语音视频会议、电子白板演示等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方便地进行跨地域协作沟通。在数据传输阶段,Agile Shot针对文创项目内容体积大、数量多、传输慢的难题,提供了全新的LHDT传输方式,传输速度数倍于TCP。
此外,Agile Shot还与蓝海创意云的渲染农场服务对接,可以更加有效率地完成耗时、耗资源的渲染环节的工作任务。当项目遇到内部无法消化的任务时,还可以通过Agile Shot提供的快速发布功能将需求发布至蓝海创意云的需求大厅,通过来自世界各地的制作团队资源,轻松实现分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特效的好坏往往从侧面反映了一部电影的工业化程度。而资金、周期、人才、流程、沟通、设计等因素都决定着电影特效的命运。所以,但凡像好莱坞那样倚重特效的大片,都十分考验工业化流程。
事实上,好的流程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流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打磨,不断试错,这也是国内特效行业落后于好莱坞的一个重要环节。
好的是,依托于蓝海创意云强大的制片管理系统,可以巧妙地弥补这一“短板”。它根据功能作用、部署位置、用户特点的不同,为用户提供了三套系统,包括制片人员管理系统、制作人员系统和数据调度系统来完成整个项目工作流程的监控与管理。真正做到了通过“层层分工、各尽其职”来助推电影工业的“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 。而这些,都在即将上映的《异兽来袭》电影制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蓝海创意云正在以一个颠覆者的身份,通过互联网+新技术,整合全球优质电影生产要素,打破传统的电影生产方式。《异兽来袭》导演陈海帆坦言,得益于蓝海创意云平台,诞生了全球第一部通过互联网协同创作模式进行制作的院线电影。蓝海创意云不但是传统影视生产方式的创新者,更是电影工业的颠覆者。它让中国电影生产从小作坊上升到了工业体系,意义重大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