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刚刚诞生不久的水滴互助为了赢得更多用户,围绕着低投入、高保障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宣传。宣传中称,用户花9元就能成为水滴互助的会员,经过180天或更长观察期之后,一旦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就能够享受最高30万元的赔付权利。
当年7月,水滴互助又在今日头条、滴滴和多家公众号投放了 “水滴互助,邀请好友送3元”、“水滴互助,一元购买保险,邀请一人再送3元”的拉新活动,进行大规模互联网营销。而在沈腾曾担任10号员工的美团上,优惠的力度更大、数字更有诱惑力,“存0元便能加入水滴互助会员”,新用户加入后,水滴互助还会赠送1元余额。
就在几天前,为了实现今年元旦前后冲刺1000万会员的目标,水滴互助又推出了“0元加入”、“3元补贴”的活动,优惠幅度进一步提高。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再“互联网”的水滴互助也不会永远烧钱
水滴互助的原理与保险相同,都是参与者将钱投入资金池,再在出险时申请一定的赔付。通常情况下,出险时赔付的金额都是事先在条款中约定好的,如此,每个参与者应当出多少钱就成了一个必须仔细研究的问题。在确定这个价格时,通过数据预估出的出险比例是必须参考的,否则一旦定价过低,资金池必然入不敷出,不仅赔付难以负担,保险公司或水滴互助的生存也都将成为问题。
水滴互助靠着低价打天下,常会被认为是秉承了美团当年“5000万美元砸市场”的豪迈作风,是一种非常“互联网”的做法。无论是0元加入还是平台补贴,本质上都是水滴互助以金钱换取用户的方式。即便是最初的9元,也注定无法支撑起契约中承诺的单次事件30万元赔付。
这是出险比例,也就是癌症的发病率决定的。根据权威杂志预测,2015年中国有429.2万例新发肿瘤病例,以14亿总人口毛估,内地每年肿瘤发病率约为0.3%。假定以0.3%作为内地居民每年重疾发生率(考虑到香港癌症的粗发生率约为0.4%,而香港平均寿命高于内地,因此0.3%的发生率当是保守估计),并将其作为水滴互助中青年抗癌计划中重疾发生率的参考标准的话,水滴互助要保持对每起互助时间筹款30万元,就需要每个用户每年至少投入900元(30万元*0.3%),这远远远超过水滴互助后来宣传的每次不超过3元,每年150元。
这意味着,只要水滴互助开始去兑现单次事件30万元赔付的承诺,最终就一定要有人将资金池中不足的差额补齐,这个人不见得会是水滴互助,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太可能存在一个平台,在融资1.6亿元之后不断烧钱倒贴社会。
就算每年150元真的能够支撑起30万元赔付,也会有用户感到被欺骗
要让整件事情继续下去,水滴互助引导被低价吸引而来的用户们后续充值就将是毫无悬念的。抛却水滴目前“每年150元”仍然会导致入不敷出的问题不谈,单是从“0元”、“9元”到“每年150元”的变化中,就有不少用户感到被欺骗了。
虽然任何一个理智的观望着都可以预见水滴互助提到的几元钱即可换得保障注定只能是宣传的文字游戏而已,但当自己初次充值或平台补贴的余额被互助计划扣取殆尽,系统提示需继续充值才能保留互助资格时,自然还是会有相当一部分最初将宣传中“加入”理解为永久享有的用户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
还有一些用户,在二次充值的余额被互助计划迅速扣除时感到无法接受,此前便时常有用户在百度贴吧曝出账户内百元余额在两个月或一周内就被扣光的情况。
不少用户将水滴互助这种低价吸引、后续充值的做法比喻为“先上车后买票”。事实上,无论是水滴互助在宣传中玩了文字游戏,还是某些用户过于贪图便宜,都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低价获客从原理上便注定了其在为水滴互助圈入大量用户的同时,也终将为平台的声誉带来相当大的风险——这实在称不上是一种明智的策略,因为对于任何一家网络互助平台而言,用户的信任都是其立身之本,而水滴互助此种打法所牺牲的,也正是它们。
原文:http://www.xncsb.cn/newsf/73636.htm